财误通鉴

财误通鉴

财务诊所

绝味之“绝”:A股罕见“反向造假”案,“万店模式”何以引爆财务黑洞?

绝味之“绝”:A股罕见“反向造假”案,“万店模式”何以引爆财务黑洞?

本文深度复盘绝味食品从“鸭脖之王”沦落为“ST绝味”的全过程。研究揭示,其并非传统虚增收入,而是通过员工个人账户进行“体外循环”,系统性隐匿加盟店装修收入逾7亿元,构成A股罕见的“反向造假”案。此举暴露了其“万店模式”下的加盟治理与内控失效。案件最终引发监管重罚、ST戴帽、市值蒸发及信任危机,为依靠粗放加盟扩张的企业敲响了警钟,警示资本市场光环之下,公司治理与诚信文化方为立身之本。
1
0
0
2025-11-12
大败局之后·顺驰与孙宏斌篇:速度、野心与宿命

大败局之后·顺驰与孙宏斌篇:速度、野心与宿命

从顺驰到融创,孙宏斌三十年沉浮以“速度—杠杆—并购”为主线:上行期借资本放大,逆风时现金流与期限错配暴露。个体豪赌叠加制度激励,最终在“三道红线”等新规下集中出清,留下关于边界、克制与现金流纪律的时代注脚。
4
0
0
2025-11-11
惊天一雷:“账面18亿却付不起6000万分红”背后的辅仁药业财务造假案

惊天一雷:“账面18亿却付不起6000万分红”背后的辅仁药业财务造假案

第一章 企业发展史:从“明星”到“罪犯”的堕落轨迹 辅仁药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辅仁药业”)的兴衰史,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一个极具警示意义的缩影。它从一家地方药企,通过资本运作迅速成长为市值百亿的“白马股”,最终却因系统性财务造假而轰然倒塌,其创始人也从备受瞩目的“河南首富”沦为市场
1
0
0
2025-11-10
监管升级样本:蓝山科技(830815)财务造假案与首例生效保荐代表人连带赔偿

监管升级样本:蓝山科技(830815)财务造假案与首例生效保荐代表人连带赔偿

蓝山科技从新三板“明星”到被强制终止挂牌,其间以循环交易虚增收入8.11亿元、伪造函证、虚构研发与设备处置等手法系统造假,导致利润与现金流严重背离。精选层审查穿透识别,证监会重罚并摘牌。北京金融法院及高院确认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40%连带赔偿,落实“申报即担责、签字即责任”,成为监管升级与投资者保护的里程碑样本。
3
0
0
2025-11-07
土地财政退潮,神话落幕终结:从政府性基金收入八年(2017-2024)结构之变窥探经济转型期的阵痛

土地财政退潮,神话落幕终结:从政府性基金收入八年(2017-2024)结构之变窥探经济转型期的阵痛

本文通过分析2017-2024年七大政府性基金收入的结构性变迁,揭示了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深层轨迹。土地出让金及配套费收入在房地产周期调整中显著回落,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、污水处理费等体现绿色转型与公共服务导向的基金则稳健增长。整体呈现出财政结构从依赖单一高弹性土地收入,向分布式、多元化韧性体系的深刻转变,反映了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历程。
4
0
0
2025-11-05
大败局之后·铁本与戴国芳篇:命运的二次冶炼

大败局之后·铁本与戴国芳篇:命运的二次冶炼

本文以戴国芳的商海沉浮为主线,勾勒出一位草根企业家的命运曲线。他从收废铁起家,创建铁本钢铁,却因项目违规在2004年宏观调控中轰然倒塌。身陷囹圄后,他并未沉寂,于2010年创立德龙镍业,凭借精准切入镍铁赛道和全球产业链布局,成功崛起为行业巨头。然而,过度扩张与债务压力使德龙在2024年步入破产重整,仿佛命运的轮回。戴国芳的故事,不仅是个人“二次冶炼”的奋斗史,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在政策、市场与野心间挣扎求生的时代缩影,其不屈精神与深刻教训同样值得铭记。
5
0
0
2025-11-04
从资本的制度到制度的资本:东印度公司四百年回响

从资本的制度到制度的资本:东印度公司四百年回响

本文以制度演进为脉络,梳理了股份公司从欧洲商业合伙到东印度公司,再到现代公司法体系的四百年变迁。文章深刻揭示了公司制度作为“资本的制度”与“制度的资本”的双重性:它既是组织资本、分散风险、推动经济发展的理性工具;又可能异化为资本扩张与权力僭越的载体。通过荷兰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历史剖析,以及当代“安世事件”的映照,文章最终指出,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能在资本效率与社会约束之间维持动态平衡,这是关乎现代文明走向的永恒命题。
12
0
0
2025-11-02
从“按揭手续费”到“附加品贷款”——汽车金融为何总在风控红线上“前赴后继”?

从“按揭手续费”到“附加品贷款”——汽车金融为何总在风控红线上“前赴后继”?

本文以某汽车金融公司罚单为切入点,深度剖析汽车金融行业从"按揭手续费"到"附加品贷款"屡踩红线的深层症结。文章揭示在业务扩张过程中,行业普遍存在风控执行弱化、激励机制错配等隐患,其背后折射出短期利益与长期稳健的抉择失衡。随着监管"双罚制"正式落地,标志着汽车金融进入"机构+个人"双重问责新阶段。面对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,文章指出汽车金融公司亟需在创新与风控间重建平衡,将合规意识内化为企业基因,方能守住风险底线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6
0
0
2025-11-01
从北伏电池与中化国际子公司的破产看中欧产业的不同命运:资本、政策与市场的博弈

从北伏电池与中化国际子公司的破产看中欧产业的不同命运:资本、政策与市场的博弈

本文通过中化国际与北伏电池在2025年几乎同步的破产案例,深刻剖析了中欧产业逻辑的核心差异。分析揭示,中化国际的退出是中国产业体系一次“创造性破坏”,体现了政策引导下市场硬约束的生效;而北伏的倒塌则标志着欧洲“象征性产业”的幻灭,暴露了政治愿景与商业现实的脱节。两者共同印证了一个朴素真理:无论战略多宏大,资本不能脱实向虚,产业必须自身盈利。未来的全球竞争,将是制度韧性、成本控制与全产业链协同能力的综合较量。
5
0
0
2025-10-31
从白衣骑士到系统性风险源:民营资本鸿仪系如何把上市公司变成提款机

从白衣骑士到系统性风险源:民营资本鸿仪系如何把上市公司变成提款机

鸿仪系通过构建“境外平台—上海鸿仪—湖南鸿仪”的多层架构,迅速掌控多家上市公司及泰阳证券。其以“产业整合”为名,行高杠杆运作之实,通过关联担保、资金占用等手段将上市公司异化为“提款机”。随着实际控制人涉案,资金链断裂,风险全面爆发,引发监管与地方政府联合处置。此案例直接推动了此后上市公司治理、穿透式监管及地方金融稳定机制的深刻变革,警示资本运作必须严守合规与治理红线。
6
0
0
2025-10-30